抗系膜自身抗体的发现重新定义了IgA肾病的发病机制

发布时间:2023-03-23 19:22:13 编辑: 来源:
导读 IgA 肾病 (IgAN) 是一种肾脏疾病,其特征是免疫红蛋白 A (IgA) 在肾小球中积聚,肾小球是过滤肾脏血液的毛细血管束。在疾病的晚期阶

IgA 肾病 (IgAN) 是一种肾脏疾病,其特征是免疫红蛋白 A (IgA) 在肾小球中积聚,肾小球是过滤肾脏血液的毛细血管束。在疾病的晚期阶段,肾小球中IgA的积聚会破坏肾功能,在大约30%至40%的病例中,会导致肾衰竭。

IgA 被认为与血液中的 IgG、IgM 和 C3 蛋白形成复合物,然后在过滤过程中积聚在肾小球中。然而,公认的解释并不能解释该疾病的独特特征:在IgAN的初始阶段,IgA沉积在系膜中,系膜是由肾小球内的系膜细胞和基质组成的区域。

在最近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日本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IgA沉积仅限于系膜的原因。研究人员,包括东京理科大学的Daisuke Kitamura教授和顺天堂大学的Yoshihito Nihei博士和Yusuke Suzuki教授,使用特殊培育的小鼠(称为gddY小鼠)研究了IgAN的发展,该小鼠表现出类似于人类IgAN的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与未产生IgAN的对照小鼠的血清不同,gddY小鼠的血清含有自身抗体(攻击自己身体细胞的抗体),可识别系膜细胞中发现的称为βII-spectrin的蛋白质。“我们已经证明,以前被认为是细胞内蛋白质的βII-spectrin实际上暴露在系膜细胞表面,并被gddY小鼠产生的IgA自身抗体直接识别。同样,在许多IgAN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抗βII-光谱蛋白IgA抗体,“首席研究员Kitamura教授解释说。

研究人员进行了血清分析,结果显示70%的gddY小鼠产生IgA自身抗体,而只有6%的对照小鼠被发现具有IgA自身抗体。同样,虽然研究中约60%的IgAN患者产生了βII-光谱蛋白的自身抗体,但对照组中没有一个人具有这些抗体。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产生称为IgA +浆母细胞的IgA抗体的细胞积聚在gddY小鼠和IgAN患者的肾脏中。

为了确定IgA自身抗体是否特异性识别并与βII-光谱蛋白结合,研究人员在胚胎肾脏来源的细胞系中引入了βII-光谱蛋白,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流式细胞术是对免疫荧光染色细胞的激光介导分析。结果证实,IgA自身抗体确实与细胞表面的βII-光谱蛋白特异性结合。研究人员通过向小鼠注射IgA自身抗体并使用免疫荧光染色可视化肾脏中肾小球的结构,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发现。

“从gddY小鼠中分离出的IgA抗体与系膜细胞表面的βII-光谱蛋白结合,并且当静脉内给药时,与肾系膜细胞结合。因此,这项研究首次表明,针对系膜细胞的IgA型自身抗体产生可能是IgAN的原因,“Kitamura教授指出。

了解IgAN初始疾病发展的机制有助于设计未来更好的疾病治疗方法。此外,这项研究的结果可以使IgAN的测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到目前为止,IgAN只能通过危险的肾活检来诊断。现在我们知道36%至60%的IgAN患者血液中具有针对β2-光谱蛋白的IgA型自身抗体,我们将能够使用患者的血液诊断IgAN,“Kitamura教授总结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推荐

精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