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刻画了什么制度(儒林外史刻画了哪几类知识分子)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田甜,关于儒林外史刻画了什么制度,儒林外史刻画了哪几类知识分子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田甜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
2、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自称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3、《儒林外史》意在为儒林(即士人、知识分子)画像,它主要刻画了几类知识分子:第一类是热衷科举,为做官奋斗的人,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等。
4、吴敬梓在刻画这一类人时,主要表现的是他们如何通过科举来达到做官的过程。
5、这一类人里,有些人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达到了做官的目的,但是,他们的精神、性格已完全被扭曲,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
6、如周进、范进等。
7、有些人则付出了终生努力,但仍未能在科举上有所收获,成了遗憾终生的悲剧人物,如马二先生。
8、第二类是做了官的知识分子,如王惠、汤知县等,他们只知一心往上爬,做官的信条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9、第三类是表面上不愿参加科举,不愿做官的假名士,如娄三、娄四公子。
10、这些人最初也是热衷科举的名利之徒,只是在碰了壁后,转而清高起来了。
11、他们其实是一些庸才。
12、第四类是真正远离科举、功名的人,如王冕、杜少卿等。
13、在这些人的身上,寄寓着吴敬梓的人生理想,他们是《儒林外史》中的闪光人物。
14、科举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是《儒林外史》最关注的问题,因此,小说最突出的思想就是对科举制度的大力抨击。
15、一方面,他通过范进、周进等,揭示科举对人的摧残,通过娄三、娄四公子来反映科举对士林的破坏。
16、另一方面,又通过王冕、杜少卿等,说明只有不受科举影响,摆脱政治权力体制,才能保持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意思是什么】2、原标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意思是什么”生成的原创一、“究天人...浏览全文>>
-
【究竟蒸排骨要多长时间】蒸排骨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家常菜,肉质鲜嫩、味道香浓,深受大家喜爱。不过,很多人...浏览全文>>
-
【究竟一天需要多少热量】每个人的身体在不同情况下对热量的需求是不同的。了解自己每天所需的热量,有助于合...浏览全文>>
-
【究竟生猪肝怎么煮才嫩】生猪肝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富含铁、维生素A和蛋白质等,但很多人在烹饪时容易遇到...浏览全文>>
-
【究竟什么是暗网知乎】在互联网的浩瀚世界中,人们通常接触到的是“表面网络”(Surface Web),也就是我们...浏览全文>>
-
【究竟墙衣是什么】墙衣,是一种用于墙面装饰和保护的新型材料,近年来在装修市场中逐渐受到关注。它不仅具有...浏览全文>>
-
【迥乎不同注音是什么】2、直接用原标题“迥乎不同注音是什么”生成一篇原创的优质内容,要求:以加表格的形式...浏览全文>>
-
【迥乎不同的意思是】“迥乎不同”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相差很远”或“完全不同”。其中,“迥”表示“远...浏览全文>>
-
【精心地造造句】在日常写作和语言表达中,“精心地”是一个常见的副词,用来强调动作的细致、认真和用心。它...浏览全文>>
-
【精心的注音】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注音是一项非常基础但重要的技能。无论是语文学习、普通话考试,还是语言...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