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逮捕是什么】“批准逮捕”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法律程序,指的是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且存在社会危险性时,依法向检察机关申请逮捕,由检察机关审查后决定是否批准逮捕。这一程序是保障司法公正、防止嫌疑人逃避侦查或继续犯罪的重要手段。
一、
在刑事案件中,批准逮捕是公安机关对涉嫌犯罪的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确保案件顺利进行,防止嫌疑人隐匿、毁灭证据或再次犯罪。批准逮捕需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由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检察机关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
二、表格形式展示关键信息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犯罪事实且存在社会危险性时,向检察机关申请逮捕,由检察机关审查后决定是否批准。 |
适用对象 | 涉嫌严重犯罪、可能逃跑、毁灭证据或继续犯罪的犯罪嫌疑人。 |
申请主体 | 公安机关(侦查机关) |
审批主体 | 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81条等条款 |
程序流程 | 侦查→提请批准逮捕→检察机关审查→决定是否批准 |
批准条件 | 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具有社会危险性 |
不批准情形 | 证据不足、无社会危险性、不符合逮捕条件等 |
法律后果 | 被批准逮捕者将被依法羁押,等待进一步审理 |
三、注意事项
- 批准逮捕并不等于定罪,只是临时性的强制措施。
- 检察机关在审查时会综合考虑案件性质、嫌疑人行为、社会危害性等因素。
- 被逮捕人员有权委托律师辩护,并可依法申请取保候审或变更强制措施。
通过了解“批准逮捕”的含义和流程,有助于公众更好地理解我国刑事司法体系中的权力运行机制与法律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