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时的全诗】一、
“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尽管相隔千里,但同一轮明月下,彼此的心意却能相通。该诗句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成为后世表达思乡、思人之情的经典名句。
虽然“天涯共此时”并非一首完整的诗,而是诗句中的精华部分,但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围绕这一诗句进行整理,包括其出处、作者、诗句内容、意义及相关作品介绍,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读者快速了解相关信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出处 | 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
作者 | 张九龄(678—740),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诗句含义 | 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能在同一时刻仰望同一个月亮,寄托思念之情 |
诗作背景 | 诗人因被贬而远离京城,借月抒怀,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
诗作全文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艺术特色 | 意境开阔,情感细腻,语言凝练,富有哲理 |
文化影响 | 成为表达思乡、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常用于节日或离别场景 |
相关引用 | 后世文人多有化用,如苏轼、李白等均曾借此意象抒发情怀 |
三、结语
“天涯共此时”虽仅是两句诗,却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与文化的积淀。它不仅是张九龄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感悟。通过本表的整理,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这句经典诗句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