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经验 > 宝藏问答 >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意思

2025-09-19 20:28:37

问题描述: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意思,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9 20:28:37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意思】一、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之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年少时并未像班超那样弃文从军,但内心仍怀有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志向。其中,“投笔吏”指东汉名将班超,他原本是文职官员,后弃笔从戎,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请长缨”则源自《汉书·终军传》,意为请求出征,以长缨(象征战功)回报国家。

诗句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不甘平庸的精神,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功名与家国情怀的重视。尽管现实中可能无法立即实现抱负,但心中依旧燃烧着热血与梦想。

二、表格解析

词语/短语 含义解释 出处/背景说明
少小 年少时,年轻的时候 表示诗人年少时的状态
虽非 虽然不是 表示一种让步,强调虽未如古人般行动,但仍有志向
投笔吏 指东汉名将班超,原为文官,后弃文从军,建功立业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象征从文入武、建功立业的志向
论功 讨论功绩,建功立业 表达诗人希望将来能建立功勋,实现人生价值
还欲 还想要,仍然渴望 表明诗人虽未行动,但内心仍充满渴望
请长缨 请求出征,以长缨(象征战功)回报国家 出自《汉书·终军传》,典故表达主动请缨、英勇报国的志向

三、延伸理解

此句不仅表达了个人的理想与抱负,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存在的“仕途焦虑”和“家国情怀”。在科举制度尚未完全普及的唐代,许多士人通过从军、游历、隐居等方式寻找人生出路。李贺虽出身寒门,却胸怀大志,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人的志向和信念往往决定了其人生的高度。即使身处逆境,只要心中有光,就有可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结语: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不仅是李贺个人志向的写照,更是无数怀才不遇之士的心声。它提醒我们:真正的英雄,不在于起点高低,而在于心中是否有梦,是否愿意为之奋斗。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