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经验 > 宝藏问答 >

成语脍炙人口中的脍炙原本是什么意思

2025-09-20 02:00:11

问题描述:

成语脍炙人口中的脍炙原本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人能看懂这题?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2:00:11

成语脍炙人口中的脍炙原本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脍炙人口”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文章、作品等非常受欢迎,广为流传。然而,很多人对“脍炙”二字的本义并不清楚,甚至误以为是“美味可口”的意思。其实,“脍炙”原本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含义。

一、成语释义

“脍炙人口”出自《文心雕龙·风骨》:“遂使文多于质,华胜于实,繁采寡情,味同嚼蜡。然则文之为德也,大矣!故曰:‘脍炙人口’,谓其美也。”这里的“脍炙”原指美味的食物,后引申为广受赞誉的作品或言论。

二、成语中“脍炙”的本义

“脍”和“炙”都是古代的烹饪方式:

汉字 含义 原始用途
将生肉切细,再用调料腌制,是一种精细加工的肉类食品 古代贵族宴席上的佳肴
将肉烤熟,常见于民间和贵族宴席 一种常见的烹饪方式,味道香美

因此,“脍炙”原意是指“美味可口的食物”,后来被引申为“广受欢迎、人人称道的事物”。

三、成语演变与现代用法

随着语言的发展,“脍炙人口”逐渐脱离了饮食的本义,演变为一个文学性的成语,用来形容文章、诗歌、艺术作品等受到广泛喜爱和传颂。

例如:

- “这首诗脍炙人口,至今仍被人传诵。”

- “这部小说因情节精彩,早已脍炙人口。”

四、总结

“脍炙人口”这一成语,最初源于对美食的赞美,后来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美食的追求,也体现了对优秀文化作品的推崇。理解成语的本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和欣赏汉语中的经典表达。

成语 脍炙人口
出处 《文心雕龙·风骨》
原义 美味的食物
引申义 广受欢迎、广为流传的作品或言论
现代用法 形容作品受欢迎、广为传播

通过了解“脍炙”的本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汉语成语的丰富内涵,也能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精准地运用这些传统词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