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捉衿见肘的意思】“捉衿见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经济或资源极度匮乏,无法应对当前的需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衣衫褴褛的情况下,连衣襟都抓不住,露出肘部,象征着穷困潦倒、捉襟见肘的状态。
该成语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原意是形容衣服破旧,但后来引申为形容财力不足、处境困难。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捉衿见肘 |
拼音 | zhuō jīn jiàn zhǒu |
释义 | 形容经济困难、资源匮乏,无法维持基本需求。 |
出处 | 《左传·宣公二年》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经济状况、生活窘迫等情境。 |
近义词 | 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力不从心 |
反义词 | 应付自如、富足有余、宽裕充足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经济困难 | 公司资金紧张,已经到了捉衿见肘的地步。 |
生活拮据 | 老王一家靠微薄的退休金过日子,日子过得捉衿见肘。 |
资源不足 | 项目推进中,人力和物资严重不足,真是捉衿见肘。 |
三、词语延伸
“捉衿见肘”虽然字面意思是衣服破旧,但现代汉语中已更多用于比喻经济或资源上的紧张状态。它与“捉襟见肘”意义相近,但“捉衿见肘”更强调“衣襟”这一细节,因此更具画面感和文学性。
四、总结
“捉衿见肘”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处于极度困难的境地,尤其是在经济或资源方面捉襟见肘。通过了解其出处、含义及使用方式,可以更好地在实际语言中运用这一词语,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