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为壑是什么意思】“以邻为壑”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故不以一眚掩大德。”后世引申为“以邻为壑”,意指把灾祸或困难转嫁给邻居或他人,不顾及对方的安危,只求自身利益。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处理问题时,不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是试图将问题推给别人,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来保全自己。
“以邻为壑”原意是将洪水引向邻国,比喻把灾难或麻烦转嫁给别人。现在多用于批评那些自私自利、不负责任的行为。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强调的是缺乏道德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表格展示:
词语 | 以邻为壑 |
拼音 | yǐ lín wéi hè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引申) |
含义 | 把灾祸或困难转嫁他人,不顾他人利益 |
用法 | 贬义词,用于批评自私、不负责任的行为 |
近义词 | 推诿责任、嫁祸于人、损人利己 |
反义词 |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同舟共济 |
例句 | 他总是以邻为壑,遇到问题就推给别人。 |
通过了解“以邻为壑”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人际交往和公共事务中,保持责任感和合作精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