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经验 > 宝藏问答 >

烽火戏诸侯原文及翻译注释

2025-09-29 17:12:19

问题描述:

烽火戏诸侯原文及翻译注释,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9 17:12:19

烽火戏诸侯原文及翻译注释】“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出自《史记·周本纪》。这个故事讲述了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台,戏弄诸侯,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教训。以下是对该故事的原文、翻译以及注释的整理。

一、原文节选(《史记·周本纪》)

> 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宜臼,立伯服。太子宜臼之母曰申后,后无宠,而褒姒有宠,故幽王废申后,立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

> 幽王欲宠褒姒,乃废申后,立褒姒为后。……

>

>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皆至。……

>

> 幽王之惑于褒姒也,日以弃诸大夫之言,而信褒姒之言。于是诸侯多怨。……

二、翻译

周幽王宠爱褒姒,褒姒生了一个儿子叫伯服,周幽王想废掉原来的太子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太子宜臼的母亲是申后,她不受宠爱,而褒姒受到宠爱,所以周幽王废掉了申后,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

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废掉了申后,立褒姒为王后。他设置了烽火台和大鼓,一旦有敌人来犯,就点燃烽火,诸侯们就会赶来救援。然而,周幽王却因为沉迷于褒姒,常常不听大臣的劝告,只相信褒姒的话。因此,很多诸侯对他产生了不满。

三、注释

词语 解释
嬖爱 宠爱,特别喜爱
褒姒 周幽王的宠妃
太子 君主的继承人
申后 原来的王后,宜臼的母亲
烽火 古代用于传递警报的信号
诸侯 封地的首领,对天子有义务出兵相助
惑于 被……迷惑
弃诸大夫之言 不听从大臣的建议

四、总结

“烽火戏诸侯”是一个警示性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君主如果沉迷于个人喜好,忽视国家大事,最终会导致国家衰败甚至灭亡。周幽王因宠信褒姒,屡次滥用烽火台,使诸侯失去信任,最终在西戎入侵时无人前来救援,导致镐京被攻破,周朝东迁,成为历史上的悲剧。

这一故事也常被用来比喻“失信于民”,强调诚信与责任的重要性。

内容 说明
故事来源 《史记·周本纪》
主要人物 周幽王、褒姒、申后、太子宜臼
核心事件 烽火戏诸侯,失信于诸侯
历史影响 导致周朝衰落,西周灭亡
教训 君主应以国事为重,不可因私欲误国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故事的历史背景或文化意义,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