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从什么时候开始】“抗战”通常指的是中国抗日战争,这是中国人民在1937年至1945年间,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全面战争。但关于“抗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存在多种观点和历史分期方式。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历史背景概述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起点并非单一事件,而是由多个历史节点共同构成。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再到1945年日本投降,整个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战争性质、规模和影响各不相同。
二、主要观点及时间点对比
时间点 | 事件名称 | 内容简述 | 是否视为抗战起点 |
1931年9月18日 | 九一八事变 | 日本关东军突袭沈阳,占领东北三省 | 多数学者认为是抗战开端 |
1932年1月28日 | 一·二八事变 | 日军进攻上海,引发淞沪抗战 | 抗战局部爆发 |
1935年 | 华北事变 | 日本进一步侵入华北,制造傀儡政权 | 为全面抗战铺垫 |
1937年7月7日 | 卢沟桥事变 | 日军借口士兵失踪发动全面进攻 | 国共合作抗日开始,标志全面抗战爆发 |
1937年8月13日 | 八一三事变 | 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 | 全面抗战进入高潮 |
三、学术界的不同看法
1. 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
这种观点认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此后东北沦陷,中国开始局部抗战。这种说法强调的是日本侵华的连续性,以及中国民众的自发抵抗。
2. 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
这是官方和主流历史教材中较为普遍的说法,认为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此事件后,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 以“八一三事变”为起点
有部分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是在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后才全面展开,因此将“八一三事变”视为全面抗战的开始。
四、结论
综合来看,“抗战从什么时候开始”并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答案,不同的历史视角和研究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论。但从政治、军事和国际影响力的综合角度出发,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全面抗战的正式起点,而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则是抗战初期的重要标志。
五、结语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篇章,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也深刻影响了东亚乃至世界格局。理解“抗战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段历史,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珍惜和平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