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唇亡齿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一旦一方受到损害,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常用于形容国家、团体或个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唇亡齿寒 |
拼音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出处 | 《左传·僖公五年》:“谚曰:‘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字面意思 | 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冷 |
引申意义 | 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会受害;强调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国家、组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
二、历史典故
“唇亡齿寒”最早出自《左传》,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和虢国的关系。当时晋国想要攻打虢国,但担心虢国的盟友虞国会出兵相助。于是晋国用厚礼贿赂虞国,借道进攻虢国。最终,虢国被灭,而虞国也因为失去了屏障,不久后也被晋国所灭。这就是“唇亡齿寒”的典型例子。
三、现实应用
场景 | 应用举例 |
国家关系 | 两国之间关系密切,若一国遭遇危机,另一国也可能受到影响 |
企业合作 | 合作伙伴出现问题,可能影响自身发展 |
人际关系 | 朋友间互相关心,一方有难,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灾难临头、同舟共济、休戚相关 |
反义词 | 袖手旁观、独善其身、无动于衷 |
五、总结
“唇亡齿寒”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哲理表达。它提醒我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相互支持、共同进退,才能在风雨中站稳脚跟。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